退休理財應注意所得替代率的高低。
所得替代率就是指退休前的收入與退休後可控制金額的比例;一般上班族,退休後每月可運用資金應達月薪6~7成,所得替代率才算合理,以月薪10萬元估計,信託後孳息自益單月應該要達7~10萬元。
由於年紀愈大、通貨膨脹率也會隨著時間擴大,現在賺到的3萬元與20年後賺到的3萬元額度雖相同,價值未必一樣,民眾在計算所得替代率時,應該以退休當年度的最後收入為主;如果是提前估算,就必須把通貨膨脹壓力考慮進去。
對中年人而言,所得替代率應計算退休當年薪水的成數,不是以現在的薪水作為計算基礎.
逢甲大學教職員福儲金投資委員會召集人兼財金系副教授羅仙法就指出,理財應該注意全球經濟情勢、貨幣發展狀況等;目前逢甲大學教職員工福利儲蓄信託基金以所得替代率百分之百為目標,也增加學校的競爭力。
~~節錄自2月18日蘋果日報
根據調查顯示,目前國人平均退休年齡已降至55歲,並非國人提前享清福的意識抬頭,可能是受產業外移等勞動力需求降低所致。在高齡工作機會被削減下,如何在有限工作階段,為退休後生涯作準備,顯得格外重要。
國人對於老人年金等老年福利政策的不確定性,使得退休金規劃難度相對提高,勞退新制上路雖讓許多人吃了定心丸,但從行政院勞委會預估國人所得替代率僅40.8%來看,相較國內外調查,支持退休生活基本需求的所得替代率平均期望是60%,光靠勞保和勞退金,還有近20%無法滿足退休後的資金缺口。
2007年07月30日 星期一蘋果日報
勞保金 平均每人領102萬
連同勞退約拿2百萬「一定會餓死」
【陳嘉恩╱台北報導】勞委會最新統計顯示,去年勞保老年給付每件平均金額首度突破百萬元,其中男性一百一十五萬元,高於女性的八十七萬元。不過理財專家認為,勞保老年給付即使再加上舊制勞退金,平均每人僅兩百萬元左右,遠不及退休所需,上班族平時一定要強迫儲蓄,以因應退休生活。
去年統計
國內勞工受僱後均須繳勞保費投保勞工保險,退休後可領取俗稱勞保退休金的勞保老年給付,連同僱主給付的勞工新制或舊制退休金,勞工至少會有勞保與勞退兩筆退休金。
根據勞委會最新發布的勞保老年給付統計分析,勞保基金去年共發出約一千三百多億元的勞保老年給付給十三萬名勞工,平均每人可領一百零二萬三千元,創歷年新高。勞委會指出,老年給付金額是依照退休前半年的平均投保薪資乘以工作年資計算,以目前最高投保薪資四萬三千九百元來說,老年給付最多可領一百九十二萬多元。
應老年生活「不夠」
舊制勞退金平均每人可領一百零二萬八千元,加上勞保老年給付,勞工退休後平均只能拿到兩百零五萬元。弘利投顧總經理劉凱平指出,一般來說希望退休後能有七成所得替代率,而每人退休後所需費用視情況不同,但「兩百萬元支應老年生活絕對不夠。」
劉凱平表示,隨著現代人平均年齡增長,老年所需的醫療照護花費勢必提高。他建議減少花費、儲蓄和長期投資是增加退休金的最好方法。
四十五歲在運輸業上班的楊先生目前月薪三萬七千元,若一直未調薪到五十五歲退休時,能領到約一百七十二萬元勞保老年給付。他說,自己已定期定額投資基金,「只靠勞保給付和勞退金過退休生活,一定會餓死。」
勞保年金比較有保障
銘傳大學風險管理與保險學系客座教授柯木興說,勞保老年給付金額雖逐年提高,但還是不足應付老年生活。勞保年金制上路後,勞保費雖增加,但較有保障。
上班族退休金規劃表
退休後主要支出:生活費、醫療費、休閒零用金
理想收入金額:每月至少要有退休前月薪的7成
退休前準備:
.高所得者可自提6%勞退新制退休金
.未自提退休金者,也要強迫自己定額儲蓄
.不擅投資理財者,選擇投資工具時,須先考量投資風險、再考慮獲利
資料來源:弘利投顧總經理劉凱平、《蘋果》資料室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