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3月11日 星期五

人格九型-了解自己.了解別人

人跟人之間的互動.有很多的學問.學習做人處事是一輩子的終身學習功課.

因為個性不合,常有你不懂我的心。

常常將心比心,但是對方並不領情。

在跟人相處時常有雞同鴨講,無法溝通順暢。

或是你說的,不是我要聽的。

「為什麼我付出那麼多?對方都不領情,不了解,也不會給予支持和讚美。」

當遇到挫折、傷痛、失去所愛-------,跟朋友訴說,他一直給很多建議,但需要的是一個擁抱,或是支持和陪伴。

或是因為對方沒有真實表達感受,而陷入迷霧之中。



人格九型的起源

人格九「性格形態學」亦稱「九型人格」,是一套很古老的學說,其英文原詞Enneagram讀成「ANY–a–Gram」,意思來自希臘文Ennea即是「九」的意思,而「Gram」是指「圖形」,所以「Enneagram」實際上表示一個擁有九個方位的圖形,而它的正式起源實在是難以考究。雖然九型人格學說最早發展出來的時間已不可考,但是研究學者都一致認為它的起源非常久遠,可能要追溯自公元前二千五百年或者更早。比較肯定的說法是阿拉伯的蘇非族,最初是由一些族長為了方便管治其族人而發現的。相傳只有該教靈性教師知道,用以開?教眾的靈性,而且數千年來一直都是以秘密的方式流傳。而它的奧妙之處在於,每一個前去請求靈性教師解決困擾的人,都得到非常滿意的解答,可是妙就妙在即使是相同的問題,每個人的解答卻不相同。


很有效地解決人與人之間的問題,也帶著神祕色彩。
人格九型:可以了解自己和別人,走出迷宮,突破自我,揭開心靈深處的密碼,改變契機,增進人與人之間的了解,促進親子關係、朋友互動以及與人溝通等。互相體諒包容,拉近彼此之間的距離。進而表達自己真正的感受、想法和需要,而讓雙方都能夠放鬆地呆在信任的空間。



每個人的表現方法不同,生存策略不同,呈現不同的反應模式。思考方式、情緒表達、有很大的差異。有人是腦中心,有人是心中心,有人是腹中心。

同樣的話,不同的人,會有不同的解讀。

人類回應環境的模式表現出思惟、情緒及行為模式,分為三大類中心:腦中心、心中心和腹中心,以及九種人格類型,只需觀察對方的行為表現,即可推知他的性格型態。不需要算八字,或是看星座命盤。

人體的三大能量中心

包括腦中心(mind)、心中心(heart)、腹中心(body)等三大心。當面臨壓力時,腦中心的人會思考問題的癥結,而焦慮不已。

心中心的反應則是傷心、痛苦、自哀自憐。

而腹中心的人則會趕快想辦法,採取行動,處理危機,解決問題。

1、腦中心:傾向於以思考回應,他們會洞察、分析、歸納,著重於理性方面,相信知識就是力量。喜歡圖像,透過圖像思考。喜歡閱讀,屬於視覺型的人。

2、心中心:感情強烈、情緒化。以感覺過日子。他們有很高的敏感度,感情細膩。他們希望了解別人,也渴望被愛。一生都在追求愛,活在愛裡。屬於聽覺型。他們喜歡傾聽、訴說。喜歡音樂。只需要聲音就能夠感受事物。

3、腹中心:在乎生存問題,在生命中常會壓抑和攻擊。關切食衣住行的事情。他們相信優勝劣敗、適者生存。屬於感覺型的人。注重經驗,只能理解經驗過的事,沒有太多推理、想像及創造力。他們往往不必思考,就能夠下定決心,付諸行動。

多數的男生是腦中心,而女生大多是心中心,另外腹中心在男女的分布很平均,各佔三成左右。男生多數重視理性思考,不愛說話。而女生比較感性,在乎愛情,不常做理性思考,比較感性。

其實每個人剛出生都應該是一個完整的圓,本身非常圓滿。後來因為成長環境、父母教育方式、生命經驗而有不同的人格發展和人格特質。

什麼是人格九型?

人格九型學說近年在國外非常流行,被廣泛地應用,沒有哪一型特別好或是壞,各有特色。

人格九型的分析方式類似於心理學,西元1920年,哥濟也夫(Guardjieff)首先將人格九型傳入西方,用它來說明人類的九種人格特質。

1993年,史丹佛大學商學系也開了一門「人格、自我認知與領導」的課程首次將焦點集中在人格九型學說上。

人格九型各有優缺點,並沒有哪一型比較好,哪一型比較不好。可以藉此了解自己,了解別人。

第一型完美型:總是對現狀不滿,希望能夠達到更好的境界,是那種好還要更好的類型。不僅嚴以律己,也嚴以待人。過於控制,壓抑自己的情緒,過度要求自己。如果能夠放鬆心情,活在當下,享受美好人生。學習更有彈性,那麼就能夠更加地快樂。

第二型全愛型:充滿愛心,為人著想。經常為人付出,希望得到別人的感恩。將自己當成愛的天使,不停地去關愛別人,照顧別人。而一個懂得愛自己的人,會去傾聽自己的聲音,看到自己的需求,肯定自己,努力實現夢想,讓自己更有力量幫助別人。

第三型事業成功型:像變色龍一樣,隨時間、地點,變換自己的模樣。重視形象,關心地位和聲望。喜歡和人競爭,藉由超越別人建立優越感。

第四型藝術型:希望以美的形式表達自己,充滿著幻想力、自我覺察力。能夠創造出美好的作品。讓人覺得浪漫卻不實際。好像落入凡間的精靈,不食人間煙火。

第五型智慧型:思想的巨人,行動的侏儒。總是埋首於書籍資料之中,有了知識,他們才不會焦慮,然後面對環境的挑戰。喜歡追根究底,許多科學家、思想家都屬於這個類型,如牛頓、愛因斯坦等。

第六型忠誠型:認同權威,幼年時認同父親或是權威人士。被長輩喜愛和讚美是他們的願望,所以他們總是忠心耿耿。對父母很忠誠,常常取悅權威者,以獲得安全感。

第七型豐富型:像小孩子一樣,樂觀派,喜歡看美好的一面,但另一方面很任性、自我中心。他們不斷地找尋快樂,去經驗快樂,縱情於歡樂中。他們很少用心去聽別人的心情。只喜歡說俏皮話,聊天說地,說笑話,同時他們需要別人的喝采。

第八型能力型:屬於行動派,坐而言不如起而行。篤信吃的苦中苦,方為人上人。享受工作,喜歡挑戰自己。他們痛恨軟弱,無論是自己或別人皆如此。他們總是態度強硬地對待周圍任何與自己有關係的人,不准別人依賴,覺得不堅強的人實在太沒用了。

第九型和平型:性情溫和,不喜歡跟人衝突,不自誇,不愛出風頭,個性恬淡。充滿赤子之心,充滿宇宙智慧能量的人,而每個人可以在我眼中發現宇宙的光輝,並和我一樣地滿足。如無為而治的老子和印度的甘地。



你屬於哪一型?每個都有自己的基本人格特質,這是一個主軸,影響著選擇和反應。每個人有不同的成長環境、經驗,可能會有一些差異,而擁有自己的風格和特質。每一型的人了解自己的優缺點之後,肯定自己,接受自己,對生命說是,對自己說是,然後走出自己的一片天。



※參考書目:讀心術/暸解人格九型。作者林寶島和石芳瑜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